Q-SYC–BZ 203.05-《帆艇安全应急处置规范》1

2021-11-16
0

CCS A 12

/SYC


上海美帆游艇俱乐部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C 保障 203.05-2021










帆艇安全应急处置规范
















2 0 2 1 –05 –01 发布    2 0 2 1–05 –01 实施



上海美帆游艇俱乐部有限公司 发布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上海市美帆游艇俱乐部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上海市美帆游艇俱乐部有限公司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市美帆游艇俱乐部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鲍忠林、林昕、徐恩栋

范围

本文件提出了关于帆艇安全应急处置规范的相关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上海美帆游艇俱乐部有限公司范围内经营活动中意外或不可抗力造成的火灾、台风、食物中毒、溺水的突发事故等

总则

编制目的

提高本公司对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控制现场及其他场所可能发的次生危害、危害公众的生命健康或重大经济损失等突发事故的发生,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通过预案的实施,使应急管理工作协调同步,临危不乱,高效、快速做出应急反应,有效组织事故抢险、救援和应急,从而达到迅速控制事态发展,防止和减少事故,消除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工作原则

应急救援工作实行“统一指挥、分工负责、企业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确保人身安全和健康,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组织实施环境应急救援工作的要求为:集中管理、统一指挥、规范运行、标准操作、快速反应、救援高效。

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指挥以部门为主,有关职能部门和专业业务人员参与。发生事故的部门是事故应急救援的第一响应者。公司在建立突发性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事故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使公司的突发性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公司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措施与突发事故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

应急预案体系

本应急预案为综合应急预案。其中包含突发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人员意外伤亡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食物中毒专项应急预案、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防台防汛专项应急预案。

应急救援组织结构及职责

应急救援组织

公司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由公司董事长时立宪、副总经理王明旭及各部门负责人员组成,负责日常应急管理事务与协调。发生重大事故时,由指挥领导小组组织处置,由总经理任总指挥,由副总经理任副总指挥,负责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和指挥。

如总指挥或副总指挥不在时,由工程部负责人/人事部部责任人/保安值班负责人/水上部门负责人为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指挥。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应急指挥机构

a.一级指挥(总指挥)董事长兼总经理时立宪

b.二级指挥(副总指挥):天城明、王明旭徐恩栋

c.公司外救援机构紧急联络电话:火警电话:119;急救中心: 120

应急指挥机构职责

总指挥职责

a.组织指挥全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

b.发生安全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指令;

c.组织指挥应急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政府部门汇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d.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等;

e.在政府部门批准并授权的情况下对外发布事故有关信息。

总指挥职责

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总指挥不在时行使总指挥职责组织指挥全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救援小组

发生紧急事故时,迅速在事故现场附近安全地带设立应急指挥部。事故应急处理期间,全公司范围内一切救援力量与物资必须服从统一调派。

公司所有部门都有职责参与应急救援,根据各自职能特点和现场应急需要,公司成立六个应急救援小组:

电力工程组:由工程部门负责人唐卫民任组长,主要负责本企业的电力及工程设施方面的救援工作。

水上救援组:由水上部门负责人鲍忠林任组长,主要负责本企业的水上人员及水上配套设施方面的救援工作。

食品安全组:由厨房部门负责人陈巧兵任组长,主要负责本企业用餐的职工及顾客食品安全及厨房配套设施方面的救援工作。

安保巡逻组:由安保部门负责人沈坚任组长,主要负责本企业范围内的,日常安保巡逻、突发紧急事件预警、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领导。

通信联络组:由人事部门负责人徐恩栋任组长,主要负责通信联络及各部门的统一协调。

救护疏散组:由财务部门负责人江林昌任组长,主要负责各类突发事故发生后人员疏散、车辆调度、医疗救护等后勤保障工作。

各应急救援小组的职责

电力工程组职责

a.当发生电力设备事故时,迅速集合人员赶赴现场,根据事故情形正确配戴个人防护用具,第一时间断开设备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排除现场的易燃易爆物质。

b.做好电路、电源、用电设备日常保养检修。

c.每季度做好电路及工程更换预算。

d.发生人员设电事故时,救人的同时也要自保。在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不能用手直接触及伤员。

e.得到应急总指挥命令后,及时做好应急工作部署。

水上救援组

水上救生

2.1提前准备好救生装置(救生艇救生索救生圈急用医疗包等)

2.2通过对讲机联络装置确认被救人员的位置方向

2.3佩戴好保险绳开艇及时赶往现场

2.4抵达待救人员附近船速降低行至下风处缓慢靠近

2.4.1确认好安全距离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2.5了解大致伤害情况进行救援情况严重者及时拨打120

2.5.1从背后抓住落水人员的救生衣将其移至救生艇上

2.5.2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进行救治

2.6通知岸上人员准备接应

2.7救生归岸后及时送往医院处理

2.8救生艇用完后及时清理并且及时更换救生物资


a.当发生水上人员溺水或其他突发事故时,应第一时间协调水上救生船、救生员进行施救上岸。

b.做好帆船、游艇、皮划艇等水上设备日常保养检修。

c.在得到台风、雷暴雨等恶劣天气预报后,采取应对措施,将损失、危害降至最低。

d.当发生水上突发事故后,立即与应急总指挥与各陆上救援小组负责人联络。

e.当得到应急总指挥命令后,及时做好其他应急工作部署。

食品安全组

a.制定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b.检查餐饮服务环节中的食品安全状况并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并提出处理意见

c.建立健全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档案,保存各种检查记录;  

d.当发生疑似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事故时,及时向应急总指挥汇报情况,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配合监管部门调查处理。

e.当得到应急总指挥命令后,及时做好其他应急工作部署。

安保巡逻组

a.对突发事件、事故进行报警,并保护现场。发现火警或接到火警指令,要沉着冷静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扑救,事后及时查明情况向应急总指挥报告。

b.负责疏导主干车道的机动车辆,防止堵塞通道,贻误应急抢险。

c.巡逻时发现电力工程、水上船舶、仓储资源、社保天然气故障缺陷等问题,应及时报告应急总指挥处理。

d.当得到应急总指挥命令后,及时做好其他应急工作部署。

通信联络组

a.在事故、灾害突发事故发生后,通讯人员立即赶赴现场保持通讯顺畅,在应急总指挥未到达现场时,召集各应急小组组长启动各组指定任务。

b.当有线通讯设施遭受破坏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通讯联络畅通。

c.应急总指挥处理下达应急指令后,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作业。

d.按照应急总指挥命令,及时做好其他应急工作部署。

救护疏散组

a.接到应急指令后,立即携带防护用品,赶往事故现场,选好救护地点;

b.负责将受伤人员救离事故现场,安排协调救护应急车辆,送医进行抢救;

c.在医生或专业救护人员来到之前,组织公司内部救护人员对伤者应急抢救

d.根据应急总指挥的命令,及时组织事故抢险过程中所需物资的供应、调运。

e.及时组织灾后恢复生产所需物资的供应和调运,使灾后生产能够尽快恢复

预警与预防机制

强化风险意识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是企业立厂之本,一定要强化风险意识、加强安全管理.

必须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公司经营的基本原则;

必须进行广泛系统的培训,使所有操作人员熟悉自己的岗位,树立严谨规范的操作作风,在任何紧急状况下都能对工艺装置进行控制,并及时、独立、正确地实施相关应急措施,涉及危险化学品作业管理的人员均应经相关部门培训,执证上岗;

建立完备的应急组织体系。建立风险应急领导小组制度。

按《劳动法》有关规定,为职工提供劳动安全条件和劳动防护用品。

为使环境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必须加强劳动、安全、卫生和环境的管理。从人、物、环境和管理四个方面寻找影响事故的原因,制定完备、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尽可能降低我公司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事故的损失和危害。

预警预防行动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可能导致发生突发事件的信息后,按照应急预案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有关部门采取相应行动。

事故预警条件

公司出现生产安全事故、突发天气变化、人员伤亡等,按照两级预警级别行动。

二级预警条件:能在公司突发事故应急总指挥组织下处理的紧急情况。

一级预警条件:当事故超过公司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或者事故有扩大、发展趋势,或者事故影响到企业周边安全时,由公司应急总指挥发布指令报请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援。

应急响应处置

应急预案启动

若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证明突发事件即将发生或发生的可能性增大,应急小组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后确定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后,及时向公司领导、负责人通报相关情况,提出启动相应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警的建议,然后由公司领导确定预警等级,采取相应的预警措施,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信息报告

安保巡逻组人员为24小时值班,一旦发生事故,通过内、外线电话与有关应急救援部门、人员联系;

公司有关应急指挥成员的手机实行24小时开机,发生紧急情况时通过手机联系、传达有关应急信息和命令;

公司应急指挥部或公司领导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要求查明事故部位(装置)和原因,同时发出警报,通知应急指挥部成员及各救援小组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总指挥到达事故现场后,会同发生事故的部门,在查明事故的部位、性质和范围后,分析事故的程度,做出进一步处理决定。

应急终止

应急终止的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应急总指挥下达终止命令。

应急终止的程序

现场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

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根据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做好相关人员及设备物品的后续工作。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由应急指挥办公室负责对于此次发生的事故,对起因,过程和结果向公司负责人以及相关部门做详细报告;

全力配合事件调查小组,提供事故详细情况,相关情况的说明以及各监测数据等,并查明事故原因,调查事故造成的损失,明确责任;

针对此次突发事件,总结经验教训,并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修订;

由各相关负责人对应急仪器、设备及装备进行维护、保养。

监督管理

公司制定的应急预案为发生事故时的指导性文件,它必须以公司定期组织和进行的应急培训和演练为支撑,否则预案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发生事故时也不可能得到有效处理,因此,公司必须重视员工的应急培训和演练工作,落实时间、人员、经费等具体问题。因此,公司进行的应急培训和演练以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重点开展培训和演练工作,以提高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处置能力,减少事故损失,降低事故造成的影响。

另外,只有通过不断的培训和演练,才能发现实际处置过程中有哪些需要加以注意,才能发现预案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有利于预案的修订、持续改进与完善。

演练

演练准备

演练确定年度工作计划时,制订演练方案,按演练级别报应急指挥负责人审批;

演练前应落实所需的各种器材装备与物资、交通车辆、防护器材的准备,以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演练前应通知周边社区、企业人员,必要时与新闻媒体沟通,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演练频次与范围

部门演练(或训练)以报警、报告程序、现场应急处置、紧急疏散等熟悉应急响应和某项应急功能的单项演练,演练频次每年1次以上;

公司级演练以多个应急小组之间或某些外部应急组织之间相互协调进行的演练与公司级预案全部或部分功能的综合演练,演练频次每年1次以上。

政府有关部门的演练,公司积极组织参加。

宣传培训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应急预案的培训工作,各相关部门和应急救援专业组负责人作好日常预案的学习培训,根据预案实施情况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对应急人员进行应急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训应做好记录和培训评估。

应急人员的培训内容

危险重点部位的分布与事故风险;

事故报警与报告程序、方式;

火灾、泄漏的抢险处置措施;

各种应急设备设施及防护用品的使用与正确佩戴;

应急疏散程序与事故现场的保护;

医疗急救知识与技能。

员工与公众的培训

可能的重大危险事故及其后果;

事故报警与报告;

灭火器的使用与基本灭火方法;

泄漏处置与化学品基本防护知识;

疏散撤离的组织、方法和程序;

自救与互救的基本常识。

应急培训要求

针对性:针对可能的事故及承担的应急职责不同人员予以不同的培训内容;

周期性:每年提前制定出年度的培训时间,培训次数不少于4次

真实性:培训应贴近实际应急活动。

责任与奖惩

奖励分为三种:通告表扬;记功奖励;晋升提级。对于在抢险救援中有功的,挽救受灾人员生命的或者挽救厂内重要物资免受损失的,参见《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酌情给予一定奖励。奖励审批步骤:员工推荐、本人自荐或部门提名;行政部门审核;总经理批审。

惩罚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分为:口头警告;书面警告;通报批评;罚款;辞退等。在追查突发事故产生原因时,根据各情况,责任到人,给予相关人员不同力度的惩罚,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置。

制定、解释与实施

本预案的制定主管部门为突发事故应急总指挥

本预案由突发事故应急部负责解释。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