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杯帆船赛ㅣ海派文化的底蕴和未来

2018-10-01
417

1873年杂闻

这是一个寻常的早晨,家住虹口的贸易商王老板在夫人亲手冲泡的咖啡香气中缓缓醒来,更衣剃须——这几年同英国商人David往来颇多,倒是也爱上了这些“西洋口味”,而他最喜欢的,还是每隔一阵子就收到David帆船赛的登船邀请,与上海城里的名商贵宾一同“乘风破浪”。“今天你先带着儿子club会所观赛,等下次我问问David能不能让你们一起上船。”——他一面戴帽子一面跟夫人轻声打着商量。

这是1873年,这一年的同治皇帝在晚清的紫禁城会见六国使节,被认作传统中国近代化转型的历史节点;这一年德国统一,英国却陷入了全面的金融萧条时期,上海也受到波及……但历史的车轮轰轰向前,这不平凡的一年仍旧书写了历史一个又一个突破。近代第一家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苏州河口上外白渡桥的前身-公园桥竣工,第一个以城市命名的“上海杯”帆船赛盛大举行......

(外白渡桥前身-木质花园桥)

19世界后半叶,随着上海的开埠,传统的沙船面临欧洲新式双桅帆船的挑战,日益繁忙的通商需求造就了更多的新式船只。商人们忙于生意之余,建立帆船俱乐部,组织帆船赛,给忙碌的生活增添一份乐趣,带着夫人孩子朋友一起休闲之余还能晒晒自己帆船的性能,便成为一种生活必须,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时尚。帆船赛在1873年的上海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了,几乎每隔一两周就会举行一次帆船赛。每次比赛不仅船员和观赛者盛装出席,船只也会打扮的漂漂亮亮,十足为黄浦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精心装扮的赛船)

《北华捷报》(老上海的英文报刊,字林西报前身)上的头版位置永远有帆船赛的信息公示,由位于外白渡桥口的SYC俱乐部(Shanghai Yacht Club)组织举办的帆船赛事赛程清晰明了,赛事频繁,安排得当,单一个秋季赛,就详细到开幕巡航、秋季杯、业余杯、虹口杯、上海杯、女士杯、安慰赛、闭幕巡游等系列赛事及仪式,赛事奖金根据规模不同从50美元到100美元不等。上海杯正值上海开埠30周年庆典周,也自然成为系列赛中规模最大的一场,赛事奖金也是最高等级--100美元。年底更有圣诞杯作为年终狂欢盛典。当时的帆船赛受欢迎程度及成熟程度显而易见。江上数帆竞发,他们家人、朋友和一些地方达官贵人则在岸边会所里观赛,欢呼喝彩声不绝于耳,推杯换盏间尽显体面,仿佛完全置身慌张的乱世之外,那份体面和从容,勾勒出老上海的风流格调。襟江带海的上海,富有舟楫之利,也孕育了上海人骨子里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精神底蕴,他们在与西方人相处通商的过程中,在古典雅致的中国江南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传入的源于欧美的近现代工业文明而逐步形成特有的海派文化,上海人的生活理念和生活品质也在这样一种具有开放而又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的文化影响下,更为考究和“有格调”。

(摄自1873年北华捷报、领事报)

(19世纪下叶的汇源码头-如今的扬子江码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的英商汇源码头(现今的扬子江码头)一带还是一片荒地,但凭借进可立马达到老城厢市中心,退可快速直达东海的天然优势位置,因此很快成为当时最繁忙的港口,吸引着南来北往的船只和川流不息的旅客,也因为是一片荒地易于开发所以吸引了美、德、俄、日、奥匈、比利时等国家在此建立领事馆。因此很快,随着扬子江码头一带领事馆建设的兴起、路上交通的不断发展与港口贸易的进一步繁荣,扬子江码头一带成为各大船主最为青睐的港口这些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的码头,已经数不清有多少位国际“大咖”从这儿上岸,看到了上海的“第一眼”。忙碌作业的码头工人加上低沉洪亮的船舶鸣笛,便已经是当时周边居民们记忆中习以为常的盛景。

长河滚滚,英商汇源码头几经沧桑,见证了毛泽东欢送留法学生登上远洋轮船;爱因斯坦、泰戈尔、卓别林等名人在此踏上了友好交流的第一步;二战时期2.5万犹太人在此登陆得到庇护;解放后被接管为人民海军在市中心区唯一军用码头,共接待了三十多个国家一百四十多艘外舰来访,当之无愧成为接待来访外舰最多的军港。1956年6月20日,苏联海军“德米特里·波日阿尔斯基”号巡洋舰,“智谋”号、“启蒙”号雷击舰等三艘军舰首次来访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接见了随舰来访的切库洛夫中将一行,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副总理陈毅元帅,陈赓大将,谭政大将等陪同接见;1986年伊丽莎白二世在此登船结束中英香港主权回归会谈...这座在风雨中坚守了近百年,接待了无数四海宾朋的军港码头,完成了神圣使命,光荣退出人民海军序列。根据上海市统一规划,新扬子江码头将洗去征尘,转换角色,还江于民,一改昔日军港码头的肃静,嬗变成黄浦江45公里美丽岸线中一段特别风景。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从当年的老报纸和老照片里一窥当时扬子江码头的帆船赛盛景,但更重要的从这一帧帧历史画卷中看到上海人镌刻在骨子里的风流格调和上海一衣带水的海派文化。

黄浦江孕育了一代代的上海人,一代代的上海人用水一样的包容万象的胸襟容纳着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流,让上海在历史发展的风浪中,乘风破浪,云帆高挂,成为一座在举世闻名国际化大都市。

2017年“上海杯”帆船赛重溯历史,让144年前的帆船赛事重归上海,弘扬上海人与生俱来亲水戏水的水岸文明,传承上海雅致开明的生活格调,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个船队竞逐桂冠,北外滩一时间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梦回虹口,追溯了144年前的帆船赛盛景。

(2017年“上海杯”帆船赛剪影)

2018年,风云继续,由世界帆联诺卡拉17级别协会、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上海市体育总会主办;上海市虹口体育局、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体育)局、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新城镇人民政府、上海港城(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美帆体育赛事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上海杯”诺卡拉帆船赛暨诺卡拉17亚洲锦标赛即将于9月27-30拉开帷幕。作为国际A类赛事和国际帆联赛历的重要赛事,本次赛事将在2018年9月27日于虹口区举办开幕仪式,9月28日、29日、30日竞赛日地点则选取浦东新区滴水湖临港地区,闭幕式将选取当年上海杯的比赛场地--扬子江码头段水域巡航。这也将是国内首例开幕式与竞赛场地在不同区划的帆船比赛,也是满足了国际A类赛事对专业场地与文化回归的双重需求,开闭幕式选址选址虹口旨在传承百年海派文化,让体育赛事更厚重彰显文化底蕴;赛场选址滴水湖,旨在体现诺卡拉17船型的高科技与人造滴水湖这一人类智慧结晶的互相呼应,让新型水翼帆船在风高浪急的东海之滨尽显极速之美。“回溯历史,展望未来”,让我们期待百年赛事在新场地的再次惊艳亮相!

这大概就是上海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历史不断推进,今时今日的上海,一半是浦西的历史底蕴,一半是浦东的科技先驱,它们联动糅合,夯实了阿拉上海的“魔都”风范。

“上海杯”帆船赛起源于上海,而今已然从传统地方自发性赛事变成让国人骄傲的国际认可国际A类帆船竞赛——本土、原创、国际性,不论是从哪个方面,它都无疑是一个值得万众瞩目的经典赛事。

滴水湖临港地区作为本次“上海杯”帆船赛的竞赛场地,坐落着规模宏大的上海航海博物馆,更有世界上最大的天文馆也将于2020年落户。不同于浦西源远流长的历史,这儿仿佛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孩童,但更因为这样,越来越多高新前沿的科技才不断涌入发展,在滴水湖畔的临港产业区内,包括有上海中低速磁浮试验线(全国仅有4个)等一批批堪称“国之重器”的国内先进制造业和科创科技从此处源源不断地为上海发展输送着最新血液。

临港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主体承载区,正在积极打造国内首个无人系统测试场景全覆盖地区,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无人系统示范区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示范先行。2018年7月4日,我国首架申请型号合格TC和生产许可PC自主知识产权的水陆两栖轻型运动飞机风翎号在临港地区海、陆、空无人系统综合示范区滴水湖空域首飞成功。7月9日,2018世界机器人大赛——第二届(中国)无人船公开赛在在上海临港成功举办……

临港地区人工智能产业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能力,汇集创新高端人才、高成长性企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的规划,都无一不促使其成为上海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将是让上海人为之喝彩的新时代“上海梦”。

2018年“上海杯”帆船赛暨亚洲锦标赛开赛在即,它承载着浦西百年沉淀的上海腔调,也展示着浦东高新科技的锐意发展,水之于上海,帆船之于上海,见证了百年前西方文明涌入下老一辈人毫不逊色与其谈笑风生的雅致,也将目睹阿拉上海人锐意进取的步伐,亲近于水,帆船运动,已经融入上海人的生活方式之中。